教学研究

首页 > 教学研究 > 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教材建设规划

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教材建设规划

2023-09-26

(2021-2025年)

(川外发〔202284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教材建设的要求,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教材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国家教材建设任务,加强教材建设顶层设计,打造精品教材,持续提高学校教材建设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牢牢掌握党对教材建设的领导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二)强化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服务学生全面发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国家战略发展和内涵式人才培养新发展,及时反映学科专业、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强教材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观念、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凸显中国特色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充分反映中国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彰显中国智慧、中国风格,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价值。

(四)坚持整体规划

强化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注重教材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完善的分级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明确各方责任分工、加强联动协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教材建设合力。

(五)注重传承创新

落实国家关于教材建设的精神和原则,及时梳理和总结教材建设成绩和经验,理清存在的问题,明确面临的挑战,找准起点和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国内国外经验,适应新时代形势要求,着眼未来,着眼创新人才、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三、建设目标

未来五年,每年教材建设基金资助立项不少于10部,五年完成不少于50部教材建设任务;“新文科”特色教材五年立项25-30部。

通过5年的努力,学校教材建设全面加强,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教材建设体制机制较为完备,教材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教材规划、编修、审查、选用过程更加规范且高效,教材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教材的特色和育人功能有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教材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

(一)教材建设体制机制完善

党对教材建设领导全面落实。以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为主,各学院分级负责的教材建设分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教材管理主体明确、职责明晰,形成上下贯通、校院联动的教材管理组织架构,教材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实现有章可循、依法管理。完善决策、咨询、执行、研究四位一体的教材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各方的作用。

(二)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完善

编选并重。加大自编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提高教材的选用质量。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将教材选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评审、验收过程中,将选用优秀教材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完善教材质量跟踪与评价反馈机制,定期开展优秀教材评选工作,构建考核晋升、奖项评选、绩效奖励等多维度的优秀教材奖励机制。

(三)教材建设质量显著提升

统筹规划具有特色优势的系列教材;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重庆直辖以来的实践经验,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文科”特色教材;鼓励新兴学科、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教材编写;加强对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动员更多高水平教师和教学团队参与到教材建设中来,加强教材建设基础研究。

(四)教材管理水平不断加强

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教材选用、监测反馈、工作协调等重要机制,规范教材选用的标准和流程,不断提升教材选用能力。加强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教材信息数据库,探索数字化教材的建设,保证教学资源的常态化更新。

(五)教材体系配套更加完备

扩大教材品种,编写和选用有风格、形式多样化的教材,实现教材系列配套,建成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川外特色、多学科、多品种优化配套的教材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教材体制机制建设

1.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体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校级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统筹教材工作,校级教材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重点推进,国家级、市级、校级教材研究机构发挥研究和咨询作用,学校、各教学单位、教师严格落实教材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共同保证重点任务研究部署和督促落实。

2.建立完备的教材建设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和重庆市关于教材建设和管理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材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教材质量评估办法》(试行),修订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对学校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审定、出版发行、选用使用、质量评估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健全教材编写出版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使用培训制度、教材监控和评价制度,完善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3.健全教材建设运行机制。(1)完善教材编写机制,鼓励高水平专家学者和教学团队编写建设一批高水平精品教材等。(2)强化教材审核机制,坚持教材凡用必审,凡编必审,严格落实教材选用审核备案机制、教材选用监督检查机制、教材出版审查和统计机制。未经审核批准的,不得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将教材检查纳入常态化监控中,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3)完善教材质量监测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学生、教材编写单位和专业机构等在教材使用跟踪、分析、评估中的作用,根据使用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和更新教材,淘汰不合格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避免教材选用的随意性。(4)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由教务处作为教材工作牵头处室,协调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做好教材建设工作。

4. 建立教材工作质量年报制度。进一步理顺教材工作组织框架,压实教材工作责任,把方向、定政策、抓落实。完善教材工作监督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教材工作评价体系,形成教材工作闭环管理,定期发布教材工作质量年报,从教材体制机制建设、教材建设规划、教材编写队伍建设、自编教材出版、教材选用规范、教材更新比例、优质教材选用率和学生对教材使用满意度等方面综合考评,作为学校教材建设政策制定、经费投入重要依据,实现教材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计划和教材建设规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习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机制,推进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的深入改革,形成可推广的工作方案。不同学科依据不同特点,结合各学科独特优势和资源,实现“习思想”有机融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展开系列研讨或集体备课,推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夯实“探究、合作、分享、励志”的教研文化。

(三)服务内涵式人才培养新发展,推动精品教材建设

1.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立足一流专业和优势学科,将教材建设工作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要考核指标,大力培育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反映我校学科优势、体现办学特色、适应学生系统学习的高质量教材,使教改成果尽快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形成“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引领“一流教材”建设,“一流教材”建设支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良性发展局面。做好国家级和重庆市教材建设奖的培育和建设工作。

2.加强特色教材建设。 紧盯科学发展前沿,支持编写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专业教材;支持编写一批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新文科”特色教材;支持编写符合学校实验实践教学要求的实验实训教材;支持开发立体化设计、多媒体融合教材;支持编写双语和全英文教材;支持建设纸质+数字化资源教材,以及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教材,增强教材表现力和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教师实施启发式、研究性教学。

3.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全覆盖。按照中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的决策部署,在做好“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工作基础上,统筹推进学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继续组织优秀教师参加“马工程”重点教材培训学习,校内认真组织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邀请已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开展校内培训。推动“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及推广工作。定期对“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督查,持续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全覆盖。

4.增进与出版社合作,推出系列教材。加强与国内知名教材出版社的战略合作,共同规划推出系列教材品牌,例如“新文科”特色教材,通过出版渠道促进我校教材的推广使用。

五、保障措施

(一)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

1.加强教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邀请校内外教材建设高水平专家开展专题研讨和专题培训,打造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学风优良的专业化教材编审队伍。积极推荐教师参与教育部、市教委开展的教材使用培训。

2.完善教材建设表彰激励机制。制定优秀教材建设在工作量计算、科研成果统计、教学评奖评优、职务评聘等方面的认定办法。落实国家和省级教材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教材的奖励,对教材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进行表彰,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编写教材。

3.建立教材编审专家信息库。学校组建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委员会,各教学单位成立本单位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小组,邀请行业专业领域专家、知名学者、出版编辑专家、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一线教师进入教材编审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加强教材建设与研究

整合全校课程教材研究智库,搭建凝聚各学科、各方面专业力量共同研究课程教材建设的平台,促进形成教材建设合力;发挥重要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实现课程教材建设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和专项化。为服务教材建设的长远发展需求,梳理教材建设的已有经验、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相关新兴学科领域、应用学科领域教材研究,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材研究水平。开展教材建设研讨,组织任课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成果交流,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鼓励教师申报国家和重庆市教材重大研究课题,提高学校教材建设的学术品质和使用水平。

(三)建设运行教材管理信息化系统

建设运行教材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各教学单位教材的选用信息、选用质量和方式进行管理,完善教材选用审核流程。了解师生对教材使用及学习的反馈信息,对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学单位。掌握学校出版和修订教材的动态,重视数据的收集、分析、共享及使用。收集国内外专业学科发展、教学改革、重点课程建设等影响教材建设的动态信息,推动数据驱动的新时代教材建设。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下,各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教材建设规划和重庆市落实国家教材建设规划的相关文件精神,由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把规划实施和计划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项建设任务责任主体,制定工作时间表和任务书,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举措落到实处。

(二)强化督察反馈

各责任主体要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规划实施年度报告、中期检查、终期总结制定。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对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支持优秀教材出版,保障立项教材建设、优秀教材评选和教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对纳入规划立项的教材继续实行扶优政策,给予经费资助;对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的教材,学校将加大奖励力度。

(四)注重宣传引导

加大对规划实施的宣传力度,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引导和舆情研判工作。主动跟进了解教材建设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教材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搭建不同学科课程教材交流桥梁,促进校内校外学术资源的共享,与出版社合作,带动教材的推广发行。

 

201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