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2019年12月12日上午,教务处举办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会议旨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通识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具有川外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会议特邀四川大学通识教育专家组组长刘莘教授来校开展讲座交流。教务处处长严功军、副处长陈汝平,各教学单位主管领导、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申报“金课”教师和新进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严功军主持。
严功军处长发言
刘莘教授做了题为《移动时代的通识教育》主题发言。刘教授首先介绍了四川大学正在进行的通识教育2.0改革,即把过去体量巨大、比较混杂的文化素质通选课程提质升级,筛选课程,建设优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川大的通识教育革命得到学校和老师的积极支持,行政与学术团队共同推进的创新运行模式使得改革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刘教授还从课程教学、经典阅读、通识教育广场平台建设三个层面讲述了川大通识教育改革的推进。在课程改革方面,川大主要是以交叉学科为核心、教师以团队授课为主。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从课程名称的雅致化促进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从对学生通识教育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出发,促进教师改进课程内容设计。刘教授提到通识课程的改革与现在“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呼声相应,其根本要求在于课堂教学要积极应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不确定性”、“去中心化”、“可控性”三个问题。通识教育课程不是专业课程的简化版,也不是百科全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趣和有思想的人。在阅读层面上,他指出,在当今信息爆炸、碎片化时代下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而经典阅读更是推动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川大正在计划推出100本经典阅读书籍的书单,涉及到历史文明、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文学艺术、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各个方面。在通识教育广场建设层面,通识教育广场又可称为第二课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通识教育素养比赛、通识课程分享,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向学生推送通识课程、通识丛书、甚至是通识学习的学生社团,由此将整个学校联结成通识教育氛围浓厚的“广场”。
刘莘教授发言
刘教授的交流发言,在与会领导和老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发言表示,本次交流不仅转变了对通识教育改革的观念认识,明确了改革路径,对于其他本科课程教学的要求、目标和教学法创新,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等方面,都帮助很大,受益良多。会议最后,教务处处长严功军总结发言。他对刘莘教授莅临我校交流表示欢迎和感谢。严处长讲到,教务处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对通识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结合通识教育规律和我校外国语大学特点与人才培养实际,整合全校资源,对传统的分散性通识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精心打造符合外语院校学生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的16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走出了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建设,重在每门课的教学质量,由此,院系领导、教师需要对通识教育真正地了解,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打开眼界,积极参与通识教育改革,并通过通识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会积极协调各方工作,加强指导,整合资源,出台制度,为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充分保障。他强调,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基础好,初期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学校领导、部门院系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全面服务学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新文科人才的需要。